学校首页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李勇教授在“社区讲堂”作专题讲座
日期: 2025-04-16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多样开展大思政课活动,积极助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4月9日下午,正蒙一院思政名师工作室走进学生社区举办了“社区讲堂”活动,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勇教授作了“禅宗的意蕴与心境”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在商学院316教室举行,来自各书院的近五十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讲座伊始,李勇教授从禅宗的“明心见性”核心理念出发,阐释了禅宗的意蕴所在。其一为“我心即我”,禅宗主张“我心即佛”,认为人人皆有佛性,无需外求,生命的真谛则在于回归本心,在平凡中体悟自性的圆满与自在;其二为“顿悟成佛”,禅宗否认繁琐的修持仪式,提倡“当下即是”的觉悟智慧,通过破除执念的对话或日常生活中的瞬间体察,实现心灵的豁然开朗;其三则是“无念无相无住”的“空”,禅宗的“空”并非虚无,而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生命实相,唯有放下对概念的执着,方能如“云在青天水在瓶”般自在舒展。

接下来,在阐释禅宗心境和精神境界的时候,李勇教授以“灵明内照”概括了其具有生命情调的内在特质,认为这是禅境的基础,具体呈现为三重境界。其一为“自由之喜悦”,禅宗以纯粹之心关照世界,能够实现心灵如行云流水般自在无碍,在随遇而安中感受“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纯粹自由;其二为“真纯之世界”,禅宗以平常心关照万物,剥离人为的分别与矫饰,在“春有百花秋有月”的自然流转中照见世界的本真面目;其三则是“空寂之灵动”,禅宗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在“空”的寂静中蕴含无限生机,正如“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空寂之境恰恰是生命灵动不息的源头。

活动最后,李勇教授强调了禅宗思想对当代社会的深刻价值。在技术理性与焦虑情绪交织的当下,禅宗“明心见性”的意蕴启示我们向内探寻生命价值,为心灵异化提供解药,而“灵明内照”的心境则启发人们以更从容的态度面对现实困境,为现代生活提供了一种超越功利、回归本真的精神路径。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认为,李勇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禅宗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自我生命境界的重新思考。


版权所有:西安外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陕西西安鱼斗路18号邮编:710077ICP 备案号:050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