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感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魅力,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立德树人水平,2023年4月14日至16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周志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赴安康市岚皋县、汉阴县开展实践学习。
此次实践学习得到了岚皋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4月14日下午,教师们抵达岚皋县后,县政协主席张永斌、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修鹏、南宫山镇副镇长郑强出席见面会,并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张永斌主席和张修鹏局长分别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岚皋县接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以及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的“四县战略”和“八项行动”进行了详细介绍。教师们边听边记,并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通过见面会,教师们对新时代十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更加感性、具体的了解,深深感到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来之不易,实现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任重道远。
在宏大村的参观中,教师们目睹了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图景。宏大村原先只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附近山里的村民将家搬到这里,重新组建起了一个移民新村。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县委、县政府的帮助,宏大村盖起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并依靠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过上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行走在村中,教师们看到一座座精致漂亮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游客三五成群嬉戏游玩,河流潺潺,水车悠悠,俨然一幅恬静美好的田园山水画卷。
在该村党支部书记黄智的引导下,教师们还参观了村里的基层党群服务站、党员书屋、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站、道德银行+积分超市、乡村大讲堂等。通过黄智的介绍,教师们了解到,该村将乡村党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文明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文明村镇建设之路,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村”“陕西省文明村镇”等国家、陕西省和安康市30余项荣誉。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教师们深切地体会到,村民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充满了感激感恩,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满了信任爱戴,对未来的美好生活也充满了憧憬希望。看到村民如今幸福的生活,教师们由衷地为村民感到高兴,也对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拥有了更大信心。
近年来,该村依托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连片建设了千亩宏大猕猴桃园区,并运用物联网技术搞起了远程控制系统。每到收获季节,村里的电商直播也助力农产品销售,大大提升了村民们的收入。站在观景平台俯看初绽花苞的一架架猕猴桃,教师们充分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结合带来的高效和便利,对园区规模化建设、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等方面大为赞叹,也感受到了日异月殊的深刻变化正在我国农村奔涌出乡村振兴的宏大气象。
4月16日,教师们前往汉阴县参观三沈纪念馆。该馆位于汉阴县城新街以西的古城墙边,旨在纪念新中国文化巨匠、新文化运动先驱、北大著名教授、中国文学大师——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三兄弟。“三沈”兄弟均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学者,分别为庄子研究专家,教育家、书法家和现代语言文字学大师。“小县出大才,一门三人杰”,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属罕见。博物馆内不仅陈列有“三沈”兄弟的事迹及作品,还有很多当代大师的题词留念。
通过听取讲解和参观,教师们被“三沈”兄弟坚持正义、弘扬学术、不畏强权、爱国进步的崇高精神感动着,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从“三沈”兄弟的事迹上,教师们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增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理解。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中谈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践行党中央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指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家国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
短短两天的时间,教师们一路考察学习,一路深入思考,收获极大,感触颇深,纷纷表示要做好此次实践学习的转化延伸,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获、所思所想融入到教学当中,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亲和力,更好践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