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思政育人与大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等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和一体化建设步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现实感与实效性,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周志院长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组成的实践调研团队,于6月25日前往安康岚皋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并成功在南宫山镇桂花村举行了实践基地挂牌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
实践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显著成效,县域经济发展、产业融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获得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鲜活的教学案例。
在岚皋县南宫山镇文旅干部的带领下对袈裟梯田、茶园以及桂花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安康南宫山镇的袈裟梯田,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层层叠叠的梯田仿佛是大地的指纹,诉说着乡村人民勤劳致富的奋斗故事。
“南宫山镇袈裟梯田”
在郁郁葱葱的茶园里,教师们看到了山坡上欣欣向荣的茶树,深刻体会到了产业振兴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南宫山镇的茶园产业不仅成为了当地农民稳定收入来源的“绿色银行”,还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生态茶园基地”
在桂花村,教师们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乡村治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桂花村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倡导文明生活等,实现了乡村的和谐发展。这一成功的实践案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提供了生动的教学素材,更加深刻地展现了乡村振兴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当地领导在桂花村党群服务中心座谈”
座谈期间,副镇长郑强及镇领导对教师团队来镇参观并举行挂牌仪式表示热烈欢迎,并就桂花村村情概况、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副镇长郑强(左)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周志(右)”
此次实践基地挂牌活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大思政课程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未来,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实践基地,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乡村,在实践中深刻领悟思政课程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周志院长表示,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南宫山镇的合作,不断探索新时代思政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共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贡献力量。同时,也将积极发挥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安康南宫山镇的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通过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安康南宫山镇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思政育人与大思政课程建设也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充分利用此次调研成果,将安康岚皋县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及其成果有效融入思政课堂,有力激活思政课面向社会、面向现实、面向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思想源流,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崭新内涵和重要意义,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