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凝聚教学智慧,厚植育人根基 ——正蒙四院思政名师工作室开展青教成长活动
日期: 2025-04-0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育人实效,4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正蒙四院思政名师工作室召开集体备课会暨青教成长活动。活动由工作室负责人辛怡萱副教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大家围绕课程第五专题“中国先进分子是怎样选择的马克思主义”展开深入交流。

结合开学一个月以来的教学质量和评课反馈,辛怡萱首先充分肯定了教研室集体备课对提升授课质量发挥的积极作用,继而强调,“纲要”课程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筑牢理想信念的核心课程,在“中国先进分子是怎样选择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专题,需要重点讲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必然性,必须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让学生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本专题的重难点问题,特别是要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实际,优化教学设计,让历史“活”起来,让理论“透”下去,让情感“融”进去。

孟泽洲老师承担本次备课会的主讲任务,他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特质、五四运动与思想觉醒的实践检验三个维度讲解了教学设计和关键内容,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结合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分子思想转变的历程,深入阐释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客观必然性。

对于孟泽洲老师的讲解,辛怡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突出“选择”“成长”“转变”,打通本专题前后章节的历史逻辑。任德欣老师提出,要厚植历史视野,立足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对比分析不同思想流派的实践结果,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讲透其“必然性”。杨雪老师则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设计,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激发“共情感”。

随后,其他授课教师也踊跃发言,并就如何在专题教学中体现“大历史观”的逻辑串联以及如何加强智慧教育平台在教学管理与课堂互动中的应用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通过集思广益,教研室团队达成了思想共识,明确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的具体方向,为打造富有理论深度、情感温度和实践效度的思政金课打下了良好基础。


版权所有:西安外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陕西西安鱼斗路18号邮编:710077ICP 备案号:050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