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西安外事学院《弘道七方论坛》系列高端学术讲座第十四期学术报告会,在西安外事学院学术苑二号报告厅举行。此次报告会恰逢“世界哲学日”,同时也是《弘道七方论坛》系列高端学术讲座2023年度的收官之作,为此,报告会特邀西安外事学院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学系主任张丰乾教授,为广大师生作题为“‘七方’理念·学的哲学与全人教育”的主题讲座。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周志教授主持,西安外事学院教学督导郭宪教授和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日语系赵晓妮教授担任与谈嘉宾,讲座共吸引了200余名师生的参与。
报告会伊始,张周志教授指出本次讲座主题设置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张丰乾教授的研究领域及突出成就做出介绍。张教授指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决议确立的“世界哲学日”有其重要意义,其目的在于弘扬“哲学”在人类整体发展及个体成长中的不朽价值。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弘道七方论坛》的学术讲座呼应主题,致力于“外事人的哲学发声”,将从传统文献的角度解读“七方”教育理念的原始意义。张丰乾教授在中国古典哲学、比较文化、通识教育等研究领域研究成果颇丰,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更有多部著作出版发行,本场报告会势必是一场极具启迪意义的学术盛宴。
(张丰乾教授)
(张周志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张丰乾教授首先从“哲学”的词根意义谈起,得出“哲学是追根问底的学问、哲学是对问题的根本性反思”的启发性结论,其次,张教授以“什么叫做‘大学’?什么是‘大学生’?‘学’的意义何在?”为问题导入,开启了对“七方”理念内涵及意义的深度阐释,立足“七方”理念的衍变,突出强调了黄藤理事长“成就知行合一、乐为有用的‘全人’”的育人理念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随后,张教授开启了对于“学”的哲学的进一步研讨,通过援引丰富典籍,对中国古代哲学“学”、“知”、“困”、“不学”等定义做出阐释,得出“学”的哲学在于“由模仿而觉悟”的现实演化之中。同时,张丰乾教授引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此明晰“学问”的三重境界及实践进路。在此基础上,张丰乾教授进一步厘清了“畸人”“成人”与“全人”等概念间的差异,为教育的最终指向做出了铺垫,从“七方”理念的角度,完成了对“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学以致用”的整体性解读。最后,张教授将本场讲座落脚于“需要研讨研究及实践的问题”之上,提出“学以全人”与“学以致道”怎样相互促进?怎样在智慧课堂中实现“教学相长”等现实问题,以开放性的视角升华了本次报告的现实意义。
(与谈人赵晓妮教授)
在对话交流环节,赵晓妮教授立足于自身研究的日本文学视角,以相关日本文学作品中对儒学的解读,与张丰乾教授所阐释的内容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她表示,张丰乾教授所解读的“学”与“习”之间的关系问题令其深受启发,通过“学”之领悟,外化于“习”之实践,可以使人进一步的思考学习中的“形式”问题,这对于自身的实践教学也颇具启发性,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将文学、史学、哲学进行有机的融汇贯通,致力于实现现实的教学中的育人效果。
(与谈人郭宪教授)
郭宪教授表示,张丰乾教授的报告有效的融合了西安外事学院的校本文化,是从宏观的视角对我校正在推进的正蒙教育、核心素养教育及智慧课堂做出的理论化的阐述。张教授用其丰富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哲学功底,给予了我们一场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及辩证法的精彩分析,从张教授所讲解的“七方”“学”及“全人”等三个重要元素中,我们一方面了解到了“七方”所倡导了关于“学”的方位与空间,也更加谙熟于“学”的内涵,即“知理、处世、行事”。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受到了七方教育研究院、七方书院为西安外事学院的大学文化建设所做出的理论储备,为西安外事学院的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就“二十四孝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中国哲学原著的阅读,怎么把握其原本意义?”等问题,向张丰乾教授进行请教讨论,张教授的解答深入浅出,观点明晰,从现实中援引事例,从理论中凝练要点,为同学们做出细致解答。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周志教授做总结陈词。指出,张丰乾教授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的三家互补,以儒为主的基本经典的源流考据,论证了“哲”“学”与“全人”教育理念。在如何进一步学习国学之哲学的问题上,张教授指出,首先应“明国学之本体”,其次“辨经书之真伪”,避免“意会”的错误,在此基础上,真正学好、用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全体师生上台与张丰乾教授合影留念。
图文来源:肖森迪、王傲霜
编辑:王昱程
审核:高欢